【早安健康/吳慧禎報導】日前,一名甜點師傅因為經常做甜點給自己的8歲女兒吃,6年來把她養得白白胖胖,沒想到有陣子女兒突然暴瘦,還狂喊肚子痛,驚覺有異就醫,檢查才發現是腎癌末期,肝腎功能都嚴重受損,住院短短30天就多種器官衰竭不幸辭世。年僅8歲就罹患腎癌末期,醫師推斷可能是太常吃甜點惹禍,這名愛女心切的爸爸崩潰自責「都是我的錯」!
小小一塊甜點,就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大禍,為什麼這麼嚴重?腎癌的早期症狀非常難察覺,發現時常常已晚期,究竟腎癌有哪些症狀呢?想預防腎癌,該做到什麼呢?
腎臟癌顧名思義,是指腎臟長出的惡性腫瘤,大致上分為兩大類,一種是最常見的「腎細胞癌」,大部分都是所謂的腺癌,源發於腎臟內近端腎小管表皮;另一類則是「尿路上皮癌」。
根據三軍總醫院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網站資料,腎臟癌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,高峰約落在60至70歲,男性的罹癌風險約為女性的2倍,偶而會發生在幼年及年輕人。其中,吸菸和肥胖是重要的危險因子。
腎臟癌前期並無明顯徵兆,症狀出現較晚,多半在無意中因為體檢被發現的,甚至是等到腫瘤太大影響其他器官或是轉移時才被發現。腎臟癌有所謂的典型三症狀,包含「血尿、腹部腫塊、腰部酸痛」,不過,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吳勝堂在著作《尿路快意通》中提醒,絕大部分初期的腎細胞癌,是完全沒有症狀的,沒有血尿、腰也不太痛,臨床上三個症狀同時出現的機率不到2成,「一旦這些症狀被病人明顯察覺到,可能都已經是比較晚期的腎細胞癌了。 」此時癌細胞很可能已經轉移。
以腎臟局部腫瘤可能引起的症狀而言,血尿最爲常見,若腫瘤長大後腎包膜張力增加或侵犯周圍組織,則會發生腰痛,或者腰部、上腹部可摸到腫塊。而當下腔靜脈受侵,則會有下肢水腫的狀況。 其他臨床症狀還有明顯消瘦、貧血、食欲減退、發燒不退,可能是腫瘤毒素造成的全身毒性症狀。
腎癌是什麼?
腎臟癌顧名思義,是指腎臟長出的惡性腫瘤,大致上分為兩大類,一種是最常見的「腎細胞癌」,大部分都是所謂的腺癌,源發於腎臟內近端腎小管表皮;另一類則是「尿路上皮癌」。
根據三軍總醫院、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網站資料,腎臟癌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,高峰約落在60至70歲,男性的罹癌風險約為女性的2倍,偶而會發生在幼年及年輕人。其中,吸菸和肥胖是重要的危險因子。
腎癌典型3大症狀:血尿、腹腫、腰痠痛,卻常常發現已晚期!
腎臟癌前期並無明顯徵兆,症狀出現較晚,多半在無意中因為體檢被發現的,甚至是等到腫瘤太大影響其他器官或是轉移時才被發現。腎臟癌有所謂的典型三症狀,包含「血尿、腹部腫塊、腰部酸痛」,不過,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吳勝堂在著作《尿路快意通》中提醒,絕大部分初期的腎細胞癌,是完全沒有症狀的,沒有血尿、腰也不太痛,臨床上三個症狀同時出現的機率不到2成,「一旦這些症狀被病人明顯察覺到,可能都已經是比較晚期的腎細胞癌了。 」此時癌細胞很可能已經轉移。
以腎臟局部腫瘤可能引起的症狀而言,血尿最爲常見,若腫瘤長大後腎包膜張力增加或侵犯周圍組織,則會發生腰痛,或者腰部、上腹部可摸到腫塊。而當下腔靜脈受侵,則會有下肢水腫的狀況。 其他臨床症狀還有明顯消瘦、貧血、食欲減退、發燒不退,可能是腫瘤毒素造成的全身毒性症狀。
腎癌容易亂跑!併發症多且危險,治療方法有哪些?
腎細胞癌是一個血管比較豐富的腫瘤,通常腎癌腫瘤有沿著腎靜脈生長的特性,轉移風險大,到了第三期或第四期,代表可能發生遠端轉移或淋巴轉移,最常轉移的部位為肺部,再來則是骨骼、肝臟、腦部,因而可能併發其他危險併發症。
吳勝堂醫師說明,若是腎癌第一期、第二期,腫瘤還侷限在腎臟內,沒有往外侵犯或擴展,目前還是以手術為最好的治療;如果到了第三期或第四期,腫瘤已經侵犯超出腎臟包膜、甚至轉移,則以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較有效果。
腎癌前兆不明顯,如何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?
癌症越早發現就能越早治療,但由於腎臟細胞癌早期不易有症狀,三軍總醫院建議,40歲以後最好一年至少接受一次身體檢查,透過超音波、小便檢查、電腦斷層攝影等定期健檢及早發現,若有血尿、腰部疼痛、腰部摸到腫塊等症狀時,應儘早就醫,以免貽誤治療良機。
距離台灣人更近的,是慢性腎衰竭:醫師點名傷腎三大地雷
腎癌在台灣雖不在十大癌症之內,威脅也不容小覷,而距離台灣人更近的,恐怕是慢性腎衰竭。台灣又有「洗腎之島」的惡名,慢性腎衰竭患者約有200萬人,洗腎人口突破8萬人,但還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其實已是早期腎病的患者!
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分析,慢性腎衰竭是一個下游的結果,比如台灣有將近200萬名糖尿病患者,約有3至4成的患者經過30年後會走到需洗腎的程度;還有高血壓造成的腎病變,約有2成高血壓患者經過30年後必須洗腎,這些疾病經年累月破壞腎臟,正是導致台灣人腎臟生病的前兩名禍首。其它原因包含未遵醫囑錯誤用藥、水份喝不夠、喜歡吃油鹽糖與精緻澱粉等飲食習慣,都是台灣人最常見的傷腎地雷。
說到底,想預防腎病、慢性腎衰竭,得再向前追溯一步,從「代謝症候群」開始防起。洪永祥醫師認為,40歲是一個重要的分界點,年輕時代謝功能旺盛,但40歲後代謝下降,一旦飲食過量,超出身體的代謝功能,身體也就開始老化。健康之道無他,得從日常生活調整,不妨從改變飲食、多吃蔬果、多喝水,保持運動習慣、加強代謝力做起,唯有讓身體代謝維持在年輕狀態,才能幫助自己走上健康這條路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