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郭奕均/台北報導

隨著疫情越來越難讓人不安,近期國人打疫苗的意願又提高了,不少疫苗接種站這幾天都是滿滿人潮,但因為近期也接連出現不少突破性感染個案,每個人對疫苗所產生免疫反應也都不一樣,很多人一定很好奇,自己打完疫苗後能產生多少抗體?聯安預防醫學機構-聯安診所內科主治醫師施奕仲就表示,「如果想知道抗體濃度,透過抽血檢驗就能了解!打完第一劑疫苗四週後就可以知道抗體結果。」

©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

▲想知道自己打完疫苗有沒有抗體,只要抽血就能知道。(圖/記者邱榮吉攝影)

打了疫苗不等於100%一定有抗體!

施奕仲醫師強調,打疫苗不能100%保證不會被感染,但也跟民眾打完疫苗後免疫反應有關。施奕仲醫師強調解釋:「因為抗體的生成反應有個體化差異,即使是接種同種疫苗,每個人抗體產生反應也不同,每個人對於不同種的疫苗反應抗體生成也有差別。」

加上現在國際上琳瑯滿目的疫苗廠牌,該怎麼知道自己打的疫苗是不是產生足夠的保護力?施奕仲醫師強調指出,這時抗體的檢測就變得相對重要,而且檢驗抗體沒有想像中困難,只要抽一管血就能檢驗!

©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

▲檢驗抗體其實很簡單,只要抽一管血就能檢驗。(圖/翻攝自Pixabay)

「中和抗體」與「結合抗體」有什麼差異?

施奕仲醫師強調解釋,打完疫苗後,人體產生的抗體可以分成中和抗體、結合抗體,不過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呢?施奕仲醫師強調比喻:「抗體生成是體液免疫B細胞機制的部分,結合抗體好比是抵抗敵人入侵的一支軍隊,而中和抗體就是其中的精兵。」

● 結合抗體(BAb):代表的是免疫生成力(immunogenicity),也就是經過疫苗注射產生對抗棘蛋白的抗體生成。是沒有針對病毒棘蛋白特定位點防範,所以不一定全部可以抑制病毒感染細胞。

● 中和抗體(NAb):某種程度代表免疫的保護力(immunological protection),可與新冠病毒上的受體結合域結合,針對位點防範,阻止新冠病毒進入細胞避免感染。免疫橋接就是基於這樣的科學邏輯而制定。

因此專家最常討論疫苗有沒有效用,免疫橋接到底在接什麼?都是在討論疫苗能不能產生足夠的「中和抗體」,可以說是一種抗體功能性的指標。

年紀較大者、免疫力不佳可能難產生高抗體

施奕仲醫師也透露,曾碰到有一名健康患者接種AZ疫苗,結果驗出來沒有產生足量的結合抗體,也就是抗體呈現陰性,「後來統計發現,沒有產生抗體的人,通常都是年紀比較大,本身免疫比較不好,所以疫苗引發的免疫生成力不足。」之前新聞在高端疫苗二期解盲時也報導,經兩劑接種之後,血清轉陽率達99.8%,也就是儘管已經優於許多國際疫苗,但還是有0.2%的受試者檢測為陰性,並沒有產生足量的結合抗體。

打完疫苗四周後就是最佳檢測時間!

至於什麼樣的時間點最適合驗抗體呢?施奕仲醫師表示:「打完疫苗後就會開始引發免疫反應,慢慢生成抗體,兩週後達到相對高峰,四週後可以很有信心地說應該處於高原期了,在接下來則呈現平穩,可能在幾個月之後慢慢衰退。因此,打完疫苗四週以後做檢測,大致上可以知道抗體生成的結果。」

©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

▲打完疫苗四週以後就可以做檢測,看看抗體如何。醫師也認為,未來「抗體護照」有望成為趨勢。(圖/資料照)

「抗體護照」可能成未來趨勢

另外檢驗抗體在未來可能會越來越普及,施奕仲醫師猜測:「未來很有可能有『抗體護照』的產生,尤其是商業人士需要常常來往各國,只要你能提供三個月內的抗體指標護照,達到標準就准許入境。」

目前全世界疫苗品牌非常多種,有的只要打一劑,有的打兩劑,還有些得打三劑,因此可能讓疫苗護照變得窒礙難行,這時,如果出現個抗體護照來代表你的免疫保護力抗體指標,應該還蠻自然的,「不管你打的是A牌還是B牌,我就認有抗體、沒抗體,簡單明瞭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網購達人 的頭像
    網購達人

    網路購物,閒聊瞎扯,阿宗的家

    網購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